1.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是在2019年6月农业农村部批复建设,是继浙江舟山、山东荣成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您能介绍一下基地的基本情况吗?
答: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在2019年6月农业农村部批复建设后,《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规划》于2020年11月获得市政府批复。基地总投资230亿元,按照“一核心、多节点”布局,覆盖连江、马尾、长乐、福清、罗源等区域。核心区位于连江县琯头镇粗芦岛,规划面积约5518亩,总投资约78.74亿元。核心区包括“一港六区”:一港为母港11个码头泊位;六区为冷链物流区、精深加工区、水产交易区、海工装备区、文旅休闲区、创新服务区。同时按照省市县部署,全力打造“一岛两基地三高地”:一岛——粗芦岛;两基地——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福州国际水产品集散交易基地;三高地——海洋生物科创高地、海工装备科创高地、数智渔业科创高地。
2.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福州国际水产品集散交易基地这两基地的战略定位有不同吗?
答: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负有渔业发展转型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历史使命,是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战略定位是打造中国远洋渔业产业集聚区、现代渔业产业化示范区和渔业对外开放重要海上门户。
同时依托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同步建设国际水产品交易基地,强化陆岛统筹,打造国家级水产品产地市场、全球性水产品交易市场,成为全国重要水产品交易中心、集散中心、定价中心、品牌传播中心和渔业碳汇交易展示中心,引领福建、福州渔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龙头,带动福建、福州海洋经济、区域社会发展的经济引擎。
3.粗芦岛位处闽江入海口,岛上村民生产方式主要依靠小型渔船进行捕捞、养殖,渔业基地建设基本是从零开始,原有的基础配套应该很薄弱,那么到现在,我们在基础配套建设方面有何进展?
答:项目建设,配套先行,我们正全力推进各配套项目建设工作,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个,总投资25.07亿元。其中:竣工6个项目,包括基地标志性建筑、启航大道、核心区出海道路、防洪排涝工程、渔船停泊点和蓬岐渔船码头项目。续建2个项目,总投资9.96亿元。母港一期3#-6#泊位工程有序推进,疏浚一期工程已完成,预制梁板超计划进度已完成65%,栈桥主体工程完成200米,1100根方桩桩基全面展开施工,截止10月底已累计完成工程总量的41.1%。住宅配套区(人才公寓)正开展防水施工及地下室砖模砌筑,年底主体建筑可完成4层。新开工9个项目,总投资5.18亿元。污水处理厂提升工程年底可竣工。纵一路开展深层搅拌桩施工。纵二路桩基施工全部完成。福斗东路桩基施工完成30%。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横一路、横二路已完成招投标,11月底动建。加油站、支线路年底进场施工。前期5个项目,总投资9.54亿元。母港一期配套工程已列入《福建省渔港布局与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中期调整项目,正对接省发改委、海渔局开展立项和初设方案审查,关边检、北环岛路B段、供水提升和电力缆化等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力促早日动建。
4.很多项目建设难度最大的经常都是因为征地问题,基地建设在征地收海方面遇到什么困难?现在完成情况如何?
答:渔民们世代靠海吃海、自耕自足,虽然支持基地建设,却也有对未来生计的需求条件,所以前期工作中我们指挥部和琯头镇在征地收海上耗费了很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现在在核心区范围内5518亩,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已批复,已批用地2304亩,已出让土地6宗,共计1485亩,涉及海域2482亩,已完成东片区海域征收1944亩。后二片区成片开发方案在编,用地合计1587亩,国宇游艇项目成片开发方案在编,用地110亩。
5.很多人关心基地建设资金来源,您能谈谈吗?
答:目前已多渠道筹集资金12.73亿元。其中补助资金配套住宅补助3002.3万元、强边固边补助5000万、母港一期补助1.429亿元、渔业发展补助5000万元、专项债资金7亿元、已自筹征地、报批、建设资金累计3亿元。
6.基地建设是为了让更多渔业产业集聚发展,我们在招商方面有取得什么进展吗?
答:招商方面,我们坚持“招大引强、强链延链”,紧紧围绕基地核心区建设规划,重点面向水产贸易、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海工装备四大领域,加大对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上项目的引进力度,筛选11家企业入园,总投资130.2亿元。已动建3个项目,投资20.34亿元,其中国际水产品智能冷链仓储中心、国宇游艇项目桩机进场施工,马船电动船舶修造中心项目已完成桩基施工,正在开展基础底板浇筑,力争陆域工程明年2月建成投用。已签约落地4个项目,投资42.46亿元,海连天国际水产交易市场已确定协议合作框架,正开展用地规划调整和总平设计。宏东智慧冷链仓储中心、福源海南极磷虾产业园(含预制菜项目)和鸿华金枪鱼3个项目正在开展总平设计。在谈4个项目,投资62.4亿元,正对接岁金智谷海洋科创企业港和新农利合国际水产品交易城项目,并积极跟踪飞马滨水下清洁机器人和中海海洋生物肽科技产业园2个线索项目。
7. 2023年即将到来,我们基地接下来的工作要点是什么?
2023年是基地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落实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部署,打造“海上福州”国际品牌,围绕“一核引领、四轮驱动”发展布局,立足国际视野和市场导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以科技赋能产业为支撑,陆海统筹,港产城一体发展。在“紧扣产研融合,打造海洋科创平台;完善功能配套,力促园区投产运营;加强招商转化,推进产业延链强链;强化要素保障,提高基地服务水平”四个方面全力推进“一岛两基地三高地”建设,完成基地核心区建成运营的阶段性目标,为实现政策优惠、价格平宜、通关便捷、产业集聚、技术领先、产值和交易额超千亿的标杆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8.渔业基地做为从零开始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大家都很期待什么时候能开始运营?基地的建设进展是否有明确的阶段目标呢?
到2023年为第一阶段,完成一期主要项目建设,实现投产运营。
到2028年为第二阶段,建设项目形成规模,力争总交易量达200万吨,渔业产值达1千亿元,建成全国重要水产品交易中心、集散中心、定价中心、品牌传播中心、渔业碳汇交易示范中心。
到2035年为第三阶段,整合“一岛两基地”资源,全方位延伸陆域、近海、远洋渔业产业链,提升水产品贸易加工流通水平,形成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点,培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全国渔业经济新增长点和全球标杆渔业基地。